受国际海事组织(IMO)最新环保要求影响,船用燃料低碳转型的压力持续加大,市场对绿色智能船舶的需求正在不断被激活。
国际组织对航运碳减排雄心勃勃。
近期,国际海事组织(IMO)修订减排目标并宣布“到2050年前后实现航运业碳中和”,同时在英国伦敦举行的MEPC 80会议上也表示“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降至零”。欧盟也决定2024年开始在海事部门实施碳排放交易计划并使用碳交易体系(ETS),船东必须根据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量购买相应的碳排放权,其中规定对于超过50000吨的船舶,2024年-2026年碳排放权购买比例将从40%,递增到70%,再到100%。航运减碳进入实质落地阶段,老船面临强制降速或提前被绿色燃料船型替代的可能,航运业的环保将进一步推动船舶更新迭代。
韩国船企提前布局绿色船型。
随着对船舶碳排放管制的加强,韩国造船企业也正在持续加速液化天然气(LNG)、液化石油气(LPG)、甲烷、氨、氢等绿色燃料船舶的研发与建造进度。为了保障环保船型研发和自主航行技术攻关,韩国船企正在持续增加研发投入(R&D),HD现代重工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572亿韩元,同比增长32.2%;韩华海洋和三星重工分别为53亿韩元和31亿韩元,同比增长16.6%和11.1%。克拉克森数据显示,2023年1-8月韩国新船订单占全球订单量的21.0%(以载重吨计),其中绿色船型占比达到71.0%,位居世界第一。全球甲烷集装箱船主要由韩国3家船厂主导,截止2023年8月末,在全球甲烷动力集装箱船全部118艘订单中,HD韩国造船海洋42艘,三星重工16艘,HJ重工业(原韩进重工)2艘,共计承接60艘。
智能船舶技术领域竞争持续。
除绿色船舶外,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船舶的技术开发竞争也日趋激烈。自主航运技术可以解决航运业人力短缺的问题,降低近20%的船舶运营成本,消除人为错误的可能性,通过设定最佳航线能够提高运营效率,减少污染物排放,是未来海洋运输的创新技术之一。根据市场调研公司Acute Market Report的研究报告,自主航运船舶相关市场规模将以年均12.6%的速度增长,到2028年达到2357亿美元。
HD韩国造船海洋近期向H-LINE Shipping交付了全球首艘配备人工智能(AI)发动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18万载重吨液化天然气(LNG)双燃料散货船。HD韩国造船海洋与H-LINE Shipping合作开发的发动机自动化解决方案包括综合状态诊断解决方案(HiCBM)和综合安全控制解决方案(HiCAMS),可实时诊断船舶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,并自动识别火灾等紧急情况和突发状况。在船舶运行期间,该系统可以充当AI船员。三星重工也已经在一艘15000TEU集装箱船上完成了自主导航系统测试。该船上搭载了自主开发的远程自动驾驶系统(SAS)和智能船舶系统(SVESSEL),此次示范航行往返于韩国和中国台湾之间,在1500公里的航程期间,充分展示了其自主导航技术,被视为行业首创。
随着环境规制的加强,原本30年的船舶更换周期已经提前到10年左右,未来各大船企应当积极应对绿色环保需求,加速推进提高船舶运营效率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,持续扩大市场中相关船舶订单需求。